真石漆溫變色差的原因分析下(分享)
成膜助劑
成膜助劑能促進真石漆內乳膠粒子的塑性流動和彈性變形,降低乳液的成膜溫度,保證真石漆在廣泛的施工溫度范圍內有效成膜的重要助劑。成膜助劑的用量過多不但成本增加而且可能會降低真石漆的穩定性;用量過少則不能保證乳液完全有效成膜,導致溫變色差的發生。成膜助劑的用量一般主要由乳液的性能特別是乳液的最低成膜溫度(MFT)和真石漆的施工養護溫度決定的。
為了更方便快捷地觀察和決定成膜助劑的最佳用量,我們用本實驗用真石漆乳液(MFT=25℃)制成PVC為60%的透明乳膠基礎漆,再用鐵紅、鐵黃、碳黑和鈦白色漿調配出深棕色乳膠漆,比較不同用量的成膜助劑TEXANOL在不同溫度下顏色深淺(L值),可以快速決定成膜助劑的合適用量:某一溫度下漆膜的L值不再隨成膜助劑用量的增加而降低(以DL<0.5為標準)時成膜助劑的用量或漆膜的L值已同最低L值(溫度最高成膜助劑用量最大時漆膜的L值)相同(以DL<0.5為標準)時成膜助劑的用量。
由圖6.1可知,23℃下成膜助劑用量為乳液的4%時已足夠,顏膜的顏色同成膜助劑用量為6%、8%、10%的顏色已基本相同。
由圖6.2可知,12℃下成膜助劑用量為乳液的4%時,DL為1.94>0.50,顏色稍淺;成膜助劑用量需增加到乳液的6%,漆膜的顏色不再隨成膜助劑的增加而變深。同理,由圖6.3和圖6.4可以知,5℃下成助劑助的用量應增加到乳液的7-8%,2℃下成膜助劑的用量應增加到乳液用量的10%才能保證漆膜的顏色基本不變。
由表3數據可知,真石漆中成膜助劑TEXANOL的用量對顏色的影響規律同普通乳膠漆中類似,即成膜助劑TEXANOL的用量越大,溫變色差越小。綜合考慮成本和穩定性等因素,最終真石漆中成膜助劑TEXANOL的用量應根據施工環境溫度,參考表3的實驗方法來決定。表3中真石漆若要保證最低在5℃下施工無溫變色差現象,成膜助劑TEXANOL的用量應為乳液的8-10%。
其它助劑的影響
真石漆中除成膜助劑可以對溫變色差產生較大影響外,其它助劑對溫變色差也可能產生一定影響。
除成膜助劑以外,真石漆中其它助劑有增稠劑、殺菌劑、保濕劑等,增稠劑使用不當的話可能會引起乳液的絮凝(如橋式絮凝和體積限制絮凝),相當于乳液的粒徑增大,而降低乳液的成膜效率,加強溫變色差;增稠劑的耐水性不同可通過影響成膜過程中水的揮發速率而間接影響乳液的成膜效率,對溫變色差也可能產生一定影響。殺菌劑使用不當或加入方式錯誤可能使乳液產生嚴重絮凝,影響乳液成膜而加強溫變色差;保濕劑可通過調節開放時間、提高乳液的穩定性等來影響乳液的成膜從而對溫變色差產生影響。
因此合理地使用不同助劑也可能減少溫變色差產生的可能。
其它環境因素對真石漆顏色的影響
真石漆都是在一定溫度和濕度下施工、養護成膜的,因此影響真石漆成膜質量的不僅有溫度,還濕度等環境因素,溫度和濕度共同決定了真石漆的成膜質量的好壞,所以我們在實際應用中看到的真石漆的顏色變化并不完全是溫度引起的,而是溫度和濕度變化共同產生的,真石漆在實際應用中可能比本實驗中單純的溫度變化引起的顏色變化更為嚴重,原因也更復雜。
實際環境濕度的變化也很大,即便是同一天的早晨、中午、晚上,同一建筑的不同墻面,濕度變化有時也很驚人。濕度對真石漆顏色的影響規律是濕度越高,干燥越慢,成膜助劑損耗越多,成膜效率越低,真石漆成膜質量越差,顏色會越淺。
綜合溫度和濕度的共同影響,低溫高濕是真石漆容易發生顏色變化而發花、抗水白性差等漆膜問題的氣氣候條件,應盡可能避免在低溫高濕下施工真石漆。
對其它性能的影響
S、TH、CG分別在35℃和10℃下養護24小時再浸泡在水中(圖中樣板的下半部分) 24小時取出完全干燥后的結果,由圖可以看出:1、同一真石漆,溫度越高,成膜質量越好,漆膜顏色越深,抗水白性越好;2、不同真石漆,溫變色差越小,抗水白性越好(真石漆SS溫變色差最小,抗水白性最好,真石漆CG溫變色差居中,抗水白性居中,真石漆TH溫變色差最嚴重,抗水白性也最差)。由此說明,溫變色差不僅會引起真石漆的發花,而且可以說明真石漆成膜質量的好壞。容易發生溫變色差的真石漆其成膜質量差,抗水白性也差,同理其耐久性、耐沾污性等許多性能也都會降低。因此通過真石漆的配方優化不僅可減少因溫變色差引起的發花,而且可以全面地提高真石漆的性能。
結論
真石漆的溫變色差是由于溫度的變化引起漆膜成膜效率的變化,帶來漆膜內孔隙率變化,進而引起光散射的變化而產生顏色變化的漆膜弊病。通過提高乳液的用量、合理彩砂級配、選用高質量彩砂、添加適量成膜助劑等方法優化真石漆的配方可以解決真石漆的溫變色差問題。
廣西綠桂專業生產、真石漆、內外墻乳膠漆、彈性涂料、氟碳涂料、防水涂料、瓷磚膠、隔熱涂料、內外墻膩子等產品,是集研發、生產、銷售、施工為一體的廣西知名廠家。